·黄振强 - 2021-6-4 14:26
·黄水海 - 2021-5-22 00:10
·黄守明 - 2021-5-11 17:05
·黄凌峰 - 2021-3-10 09:38
·黄根强 - 2021-2-1 16:41
·黄龙卫 - 2020-11-29 12:33
·黄禄保 - 2020-11-28 20:15
·王茂林 - 2020-9-18 23:09
·黄新华 - 2020-9-18 00:15
化公后裔源流世系初探之二(从地方志引出的黄迪后裔世系)
原文见黄氏研究:http://www.huang99.com/bk3/show.asp?id=1383
黄化公后裔源流世系初探之二
——从地方志引出的黄迪后裔世系
闽粤两省黄化公传派极盛,但阅多地黄氏譜牒资料,深感有关黄化公的记载众说纷纭。
宋开庆元年(1259)胡太初修、赵与沐纂的《临汀志》是难得的宋志之一,全国现存的宋志仅有二十多种,属于福建的三种,《临汀志》即居其一,其余两种为淳熙《三山志》与宝祐《仙溪志》。
本文以《临汀志》的记载为主线,结合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、《福建通志》、《宝祐四年登科录》引出黄迪后裔世系,抛砖引玉,盼望尽早发现与此相关的黄氏族谱,化解黄化公后裔源流世系存在的若干问题。
一、黄迪的有关记载
《临汀志•进士题名》:
“景德二年(1005)乙巳李迪榜 黄迪字梦授,宁化县人(988年生)。初,母一夕梦老人遗之一小星曰:‘生子宜以迪名,即是为识。’迪性资端谨,年十八登甲科,历靳州教授,庐州判官,知泉州同安县监市舶务,复知建昌南丰县,终宣德郎。”
《乾隆汀州府志》:
“景德二年(1005)乙巳李迪榜,宁化黄迪,历知同安县监市船务,复知南丰县,终宣德郎庐州通判。”
龚延明、祖慧撰的《宋登科记考》:
“黄迪,字梦授。汀州宁化县人。景德二年(1005)中进士甲科,时年十八。初授蕲州州学教授。历知南丰县,终官宣德郎。《嘉靖汀州府志》卷一三《人物•进士》,《永乐大典》卷七八九四《临汀志•进士题名》,明黄仲昭《八闽通志》券五一《选举•科第•汀州府》,民国福建通志》卷三三《选举志•进士》。”
信息要点:黄迪,字梦授,生于公元988年,汀州宁化县人,景德二年(1005)中进士甲科。
二、黄彧是黄迪的五世孙
《临汀志•进士题名》:
“政和八年(1118)戊戌王嘉榜 黄彧字文伯,宁化县人,迪五世孙。常举八行游上庠,同舍钦服。又再举登第,调信州玉山丞,严州录参。改秩,授建州观察推事。”
《福建通志》卷三十三:“宁化县黄彧,迪五世孙,建州观察推官。”
三、黄彧的父亲是黄意
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七十七:绍兴四年(1134年)六月,“左儒林郎建州观察判官黄彧乞守本官致仕,以所得陞朝恩赠其父意一官,吏部言事干风,教望特依所乞,从之。”
信息要点:黄彧的父亲是黄意,因黄彧致仕而赠黄彧的父亲黄意一官。
黄迪至黄彧的传承世系:黄迪(988年生)——**——**——黄意——黄彧。
四、黄允升、黄颐是黄彧之从弟
《临汀志•进士题名》:
“淳熙十四年(1187)丁未王容榜 黄允升字晋之,宁化县人,彧之从弟。累任改京秩,终奉议郎赣州会昌宰。”
“嘉泰二年(1202)壬戌傅行简榜 黄颐字敬之,宁化县人,允升之弟。中乙科,终饶州录参。”
古人以同曾祖父,不同父亲,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。由此可知,黄彧与黄允升、黄颐同曾祖父。但是黄彧是1118年进士,黄允升是1187年进士,黄颐是1202年进士,差距太大。
《临汀志》错记?
宋开庆元年(1259)胡太初修、赵与沐纂的《临汀志》,距离黄彧、黄允升、黄颐中进士的年代很近,应该不会错。
再版《临汀志》抄错?
《开庆临汀志》是保存在《永乐大典》里的。超星的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出版的单卷本《永乐大典》卷7894比较清晰,是“彧之从弟”。
既然不抄错,那么,可能原因是:
1、黄彧属于黄迪的长子长孙系列;黄允升、黄颐属于黄迪的小儿子小孙子系列。
2、黄彧二十岁左右是进士;黄允升、黄颐中进士的年龄偏大。
寶祐四年(1256年)丙辰科文天祥榜有生年资料可考的进士共563人,平均年龄35.32岁,最小年龄19岁,最大年龄64岁。
假设黄彧生于1099年,20岁中进士,黄允升比黄彧晚生35年,黄允升生于1134年,黄允升1187年54岁中进士,对比寶祐四年(1256年)丙辰科文天祥榜可考的进士生年资料仍在可信的范围内。
未找到更有力的资料证明之前,估且按黄允升、黄颐是黄彧之从弟立论。黄彧与黄允升、黄颐是否同曾祖父,待考。
由此得出,黄迪至黄允升、黄颐的传承世系:黄迪(988年生)——**——**——**——黄允升字晋之、黄颐字敬之。
五、黄潜的曾祖是黄意
《临汀志•进士题名》:
“宝祐四年(1256)丙辰文天祥榜 黄潜字浩之,宁化县人。终广州番禺县尉。”
《宝祐四年登科录》:“黄潜,字孔昭,年五十七八月十二日子时生,曾祖意,承事郎,祖蕪善,本贯汀州府宁化县。”
信息要点:黄潜,字孔昭,又字浩之,生于公元1200年,曾祖意,承事郎,祖蕪善,父名失记。
传承世系:黄意——蕪善——**——黄潜(1200年生)。
六、世系综合
1、黄彧的父亲是黄意,因黄彧致仕而赠黄彧的父亲黄意一官。
2、黄潜的曾祖父是承事郎黄意。
此两个黄意应是同一人,则黄迪至黄潜的传承世系:
黄迪(988年生)——**——**——黄意——蕪善——**——黄潜(1200年生)。
黄潜的曾祖父承事郎黄意是否就是黄彧的父亲黄意,待考。
黄迪至黄彧的传承世系:
黄迪(988年生)——**——**——黄意——黄彧。
黄迪至黄允升、黄颐的传承世系:
黄迪(988年生)——**——**——**——黄允升字晋之、黄颐字敬之。
本文纯属抛砖引玉,盼望关注黄氏研究的专家、学者及黄氏宗亲赐教,谢谢!盼望尽早发现与此相关的黄氏族谱,化解黄化公后裔源流世系存在的若干问题。谢谢!
附录:
一、
二、
久兴,生于宋绍兴十八年戊辰岁(1148年),创居惠州,子二:果、言。长子果,分居长乐,又分兴宁、海丰、揭阳、陆丰、博罗、永安、惠来、长宁。裔孙黄文分高州、广州、南诏、中正、石溪、惠州、嘉应、东安、西宁、连山等地。次子吾,居饶平黄冈,分派南雄、始兴、海康、遂溪、徐闻、合浦、钦州、灵山、美德等地。
在《潮州府志》和《饶平县志》中,有一位义救乡亲好善乐施的历史人物,这就是南宋赐进士、封川节度判官余英。余英(1257—1322),字文英,号节翁,生于南宋宝祐五年,原姓名黄言。祖父黄云龙,字潜善,进士,曾任过广州剌史。父黄久兴,创居于惠州归善(今属惠州)。言系闽粤两省黄氏所共尊之始祖、俗传生21子之黄峭公十二世孙。咸淳十年(1274年),据镇北方的元军大举南下,山河板荡,宋室倾危。黄言因祖父原为宋室大臣,诚恐元军至而诛及,故携其兄黄果之子有骢,辗转到潮州海阳县弦歌都避难。其所依之严寨居田里(今饶平县新丰扬康)富媪,虽家境殷实,但丈夫余菘(北宋集贤院学士、工部尚书、广东余氏尊为始祖的余靖第七世孙)过早谢世,自己乏嗣,由丈夫之兄余荪次子余玖过继,而余玖却另创业于清远都(今大埔县)。黄言的到来,无疑得到余家老媪的喜爱,加之他长得一表人才,“赋性卓异,美姿容,面赤如朱,慷慨好义”,老媪视其为亲生儿,遂将黄言改姓名为余英,成为余氏靖公派下七世孙菘公螟蛉子,列八世裔孙。
分析:久兴(1148年生)——余英(1257年生)。1257-1148=109岁。但余英的生年是准确无误的,显而易见,黄言(余英)不是久兴之子,云龙之孙。
《宝祐四年登科录》:“黄潜,字孔昭,年五十七,八月十二日子时生,曾祖意,承事郎,祖薦善,本贯汀州府宁化县。”
信息要点:黄潜,字孔昭,又字浩之,生于公元1200年,曾祖意,承事郎,祖薦善,父名失记。
传承世系:黄迪(988年生)——□□——□□——黄意——薦善——□□——黄潜(1200年生)。
如果黄潜(误作黄潜善)是黄言(余英)的祖父,则:黄潜(1200生)——久兴——余英(1257年生)。代距合理。
待考。
前一篇: 为什么多数化公派后裔族谱均记载“化公生道、迪、逵”?
下一篇: 黄氏族谱修谱序言选